• 分类一
  • 分类二
  • 分类三
  • 分类四
  • 分类五
  • 分类六
  • 大桥之歌

    功能特色

     
     

      万众期待,世界瞩目。

      2018年10月23日上午,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。这一总长五十五公里的超级跨海交通工程,被誉为世界桥梁建设的“珠穆朗玛峰”,也是中国建桥人又一枚耀眼的勋章。

      跨河山,越江海,万千桥梁横空出世,从上世纪50年代建成武汉长江大桥,到60年代建造南京长江大桥,从70年代穿越崇山峻岭建设成昆铁路桥,到80年代建造各种现代化大桥……神州大地歌声不断,新的大桥层出不穷。改革开放后,中国桥梁建设更是走出国门,向世界展示建桥强国的时代风采。

      多少中国建桥人的故事,化为大桥之歌的响亮音符……

      一

      大江东去,惊涛拍岸,千年天堑。

      在武汉建一座跨越长江天堑的大桥,是世代中国人的憧憬。1949年9月,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建造大桥议案。1953年,武汉大桥工程局(今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前身,以下简称大桥局)成立;1955年9月,武汉长江大桥正式动工兴建。桥梁专家、建桥工人、土木建筑工程专业毕业生……从四面八方汇聚武汉,投身这项时代工程。

      二十三岁的刘长元从长沙中南土木建筑学院毕业,意气风发来到大桥建设工地。报到当天,他到临时宿舍安顿后,就一头扑进大桥基础工程施工方法“管柱钻孔法”的前期实验中。这位从大桥局副总工程师位置退休的八十七岁老人,回忆当年情景仍感怀不已:“那时仅靠我们自己的技术力量还不够,国家特请苏联专家来指导,大桥局由此提出‘建成学会’的响亮口号。”所谓“建成学会”,就是不但要建成大桥,还要学会技术,将来能够建设更好、更多的大桥。

      在武汉长江大桥建设中,苏联专家组组长西林提出了以“管柱钻孔法”取代传统的“气压沉箱法”。但“管柱钻孔法”在苏联也没有用过,还需实验论证。刘长元担任班组的技术员,他每次都提前一班上船到工地与上一班的技术员交接班,把各种情况详细记录在工程日志簿上,严格每一个步骤。大家拼尽全力,终于在1955年底把新方法试验成功。岁月远去,当年的情景仍深深印刻在刘长元心中。

      更艰巨的是,“管柱钻孔法”需要震动力达九十吨的超级打桩机,但此时新中国重工业刚刚起步,这种设备国内没有,国外也无处买。怎么办?迎难而上!铁道部紧急将有四百多人的长沙工务修配厂整体搬迁到武汉,大桥局指派机械设备科与之共同攻关。他们用蚂蚁啃骨头的方法将大块钢材切割成需要的形状,再用普通车床、刨床加工成齿轮、钢板等零部件。群策群力,苦战四个多月,研制取得成功。

      为赶在枯水期建好桥墩,大桥局组建青年突击队。从河南农村来的二十四岁年轻人董明芳任队长。“我们突击的就是造管柱。”回忆当年情景,如今八十八岁高龄的董明芳老人伸出一双骨节突出的大手,情动于衷:“那时搅拌机不够,我们就用手搅拌混凝土,既均匀又感觉到位,效果比搅拌机还好。但每天要用坏几双帆布手套。”

      董老家客厅挂着一幅大照片,是1955年“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”的出席者合影。董老指着照片中的自己深情说道:“我从一个放牛娃被选为全国劳模,是大桥建设给了我人生莫大光荣。”

      血肉之躯,化就宏图。光荣属于奋斗的一代中国桥梁建设者。

      1957年10月15日,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。

      “一桥飞架南北,天堑变通途。”开国领袖毛泽东同志以雄伟气概,挥笔描绘这一新中国建设的伟大成就、梦圆千年憧憬的历史跨越。

      二

      继武汉长江大桥之后,南京长江大桥在历史上再次写下浓墨重彩一页。

      南京长江大桥是我国第一座自己设计、自己施工,用国产材料于1968年建成的公铁两用特大桥。“独立自主,自力更生”的方针贯穿大桥建设全过程,因此被称为奋发图强的“争气桥”。

      说起“争气”,1931年出生的南京长江大桥摄影师任发德老人满腹故事,而且“有图有真相”。

      1953年大学毕业后,任发德被分配到铁道部工作,不久调到武汉大桥局办公室。他追忆:“我家姑父有台照相机,我从小就喜欢摆弄。大桥局彭敏局长知道后,对我说大桥建设要保存资料,‘建成学会’要有发展,你来做专职摄影吧。”六十多年来,任发德拍下四十多万张照片,用镜头记录下二百一十余座桥梁的历史。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历程,一帧帧清晰可见。